思源楼,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10年前,也是在冬天,一场跨世纪决策的战役在这里最先打响,一场震动中国科学界的改革在这里率先实施,聚变与阵痛同生,机遇与挑战同在。
1998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的4个数学类的研究所合并,成立了一个新机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当这个牌子被高高地挂起来的时候,杨乐和郭雷的心情都很复杂。
杨乐,著名数学家,被任命为数学院的首任院长,他不得不面对改革初期带来的困境与挑战;郭雷,中科院院士,曾受中国科学院之命,参与了研究院成立的筹备工作并担任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但年轻的他,当年并没有想到4年后,会再次受中国科学院之命,去接过杨乐的担子,带领数学院继续向国际一流数学研究机构迈进。
困难与忧虑
“一旦进入这些研究单位,人们便一直工作到退休。研究小组一经成立,课题一经确立,研究工作便继续下去,没有任何灵活性和相应的调整来适应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发展异常迅速,而我们的科学家和科学机构却难以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面对《科学》杂志的主编鲁宾斯坦,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无法掩饰自己的忧虑。
痛下决心,改革科学院院所的科研体制。1998年底,中国科学院率先承担起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重担,数学院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3个试点单位之一。
1998年以前,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有4个与数学密切相关的研究所,即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建于1952年)、应用数学研究所(建于1979年)、系统科学研究所(建于1979年)及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建于1995年)。中科院的数学研究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曾经诞生过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内的一批重大学术成果,涌现和凝聚了华罗庚、吴文俊、冯康等著名数学大师,以及陈景润、王元、杨乐、张广厚等一批著名数学家,更曾有关肇直等为我国国防科研和“两弹一星”事业贡献卓著的科技领军人物。毫无疑问,这4个研究所当时在国内外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和知名度。
但这场改革对于中国数学界是被动的。习惯了一支笔、一张纸进行理论思考的数学家心中充满了太多的疑问:需要改革吗?怎么改?何时改?大多数人没有预料到会改革,更没有预料到改革来得这么快。
据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回忆,“中科院曾于1998年4月成立过由七人组成的改革调研小组,组长是时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颜基义教授,而数学院现任书记王跃飞和我本人都曾是这个小组成员。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调研组在4个研究所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反复研究各种调整方案。但是,由于考虑到各种因素,调研组并没有形成撤销4个研究所法人资格的改革建议。当时对‘四所合并’还存在着不少反对声音。”
“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中科院最终作出决定,由4个研究所整合为一个研究院,保留研究所作为其独立学术单元,但撤销4个所的法人资格。”郭雷说。
试点工作的第一场硬仗,就是重新调整学科布局,凝练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加强创新基地建设,而本质是人事制度的深层次改革。依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择优,动态更新”的原则,数学院要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改变传统的职称评定模式。各研究所按1998年在编人数的1/3设置创新基地岗位,原来156名研究员只有60人被聘为首批创新基地研究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杨乐感慨难度很大,压力很大。研究院筹备组成员之一、时任计算数学所所长的袁亚湘研究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其现实意义不亚于当年小岗村18户农民的土地联产承包。”
改革的过程十分艰难,4个研究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但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却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进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如今的事实也表明,经过10年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磨砺,数学院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创新与发展
规划,体现着高瞻远瞩,意味着高屋建瓴。建院之初,数学院就确定了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在数学与系统科学领域,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中心、培养和造就高级研究人才的著名中心、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关问题研究和咨询的重要中心。
后来,随着新时期中科院办院方针的确定,数学院也逐步确定了自己的办院方针:在数学与系统科学领域,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作出原创性、突破性和关键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与应用成果,造就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批杰出人才。
当年“四所合并”出现很多反对的声音,源于很多人在担心:合并之后将缩减机构,自己所钟爱和致力其中的学科会不会被取消,或者逐渐被边缘化,或者发展受阻。4个所虽然都与数学相关,但其学科方向毕竟有很大差距:纯粹数学,应用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数学与工程计算,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实际工程项目,等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性质和学术标准实在差异很大。
“这确实是当年有些人曾经担忧的主要问题,但是现在看来,这个问题解决得比当年想象的要好得多。其中,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郭雷说。
建院初期,数学院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而是先将原来四所比较分散,且有重复的研究方向凝练为13个重点学科,使各学科之间能够“和而不同”、和谐共存。自2003年开始,数学院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制定并调整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将自己的研究范围凝练为7个优势领域:分析数学与数学物理;数论、代数、几何与拓扑;运筹与管理科学;系统与控制科学;概率统计;科学计算和计算机数学。
进一步,数学院结合自身特点,针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以及国家需求,确定了4条未来发展路线。
一是针对基础数学,确定了若干前沿数学问题、数学的结构问题(代数结构、拓扑结构、几何结构、分析结构等)等研究内容。
二是在应用数学和系统科学方面,确定了多尺度建模的数学理论与算法,复杂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复杂数据的统计理论与方法,无穷维空间上的随机分析,不确定性决策的基础理论,大规模非线性优化理论与方法,方程求解的高效符号算法等研究内容。
三是重点加强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其中包括数学与物理、天文交叉基础理论问题,以及数学与生命科学、数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和工程问题、量子信息与量子控制问题等多方面的交叉科学问题研究。
四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数学与系统科学在国家安全、社会经济、高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如经济与社会安全领域的粮食、石油等战略资源需求预测、汇率预测、国际市场波动预测、经济与金融预警、社会预警系统等;国防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新型航空航天系统中的数学与控制问题、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可靠性问题、编码与密码、复杂网络等;工程技术方面的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系统的数学理论与方法、重大工程系统的风险与可靠性评估、现代工业系统中相关数学与系统科学问题等。
作为目前国内数学与系统科学领域覆盖面最广的研究机构,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学科的宏观布局,促进数学与系统科学重大成果的产生,数学院在优势基础领域合理布局、重点突破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基于此,为进一步推动交叉与新兴学科的发展,数学院在原有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等的基础上,还先后成立了图论组合与网络中心、信息安全中心、动力系统中心、不确定性决策中心、生物信息学中心、复杂系统中心、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中心、统计科学中心、偏微分方程及应用中心、质量科学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以及华罗庚数学实验室和随机复杂结构与数据科学实验室。
数学院的规划与布局,既继承了理论与应用并重的优秀历史传统,又紧密结合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显示了国立研究机构的定位和目标。
经过1998年的建院整合和2003年的调整,数学院原先分散在4个研究所的20多个行政职能部门被精简为目前的7个管理与支撑部门;同时,数学院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引导分流、离岗安置、项目聘用,建立了管理部门精干、高效的工作机制,并确立了“服务科研”的中心任务。
· 坚持“教授治院”
各类教授委员会对数学院的正常运转功不可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交流委员会、招聘委员会、招生委员会和图书委员会等各司其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院学术、教育、交流等需要进行重要决策的事项,科学家以各种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了数学院的管理与决策中。举例来说,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具有评价学术成果、晋职资格、学术奖励和学术咨询等重要功能,在决策时实行委员匿名投票与当场公开票数的制度。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产生完全是由全体研究员投票产生的,这种完全“民选”的做法体现在“教授治院、民主决策”的许多方面。
“我并不在所有的委员会中,即使在某个委员会里,我也与其他委员一样,投票时只有一票。”郭雷笑着说,“现在社会上经常提到要实现‘教授治校’,其实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如上所说的‘研究员治院’。我们希望研究人员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民主决策的优势,并以此增加责任感和透明度。”记者注意到,数学院领导办公室的大门都是开着的。
· 坚持科学评价
科研领域是一个涉及社会行为学的复杂系统,它因人参与其中并存在竞争博弈而不同于传统的自然科学研究对象,从而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如果仅依赖某些表面指标来评价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研究,其结论可能很不可靠。对基础研究来讲,信任并稳定支持科学家在宽松环境中充满兴趣与激情地自由探索,其效果要远好于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管理”。正因为数学院学科众多,长期以来,数学院一直倡导“多学科、多途径、多标准”和“重水平、重贡献、重影响”的评价原则。
建院之初,他们也曾制订了《科研人员业绩计分标准》,以评价科研人员的绩效。但实践中发现,用这个标准来具体量化科研人员的工作状况,其中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特别是,这样的标准难以体现科研工作的创新性。
基础研究无国界之分。基础研究的成果要站得住脚,必须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必须接受历史的检验。王元院士等很早就提出,学术评价应该国际化,国际一流的同行专家的评审和评价更为客观,这样可以避免上述弊病,同时也可以真正了解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01年,数学院正式实施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制度,不注重论文篇数,也不单纯看引用率,而是重点评价学术成果的内涵、意义、创造性和同行反响,并一直坚持至今。在学术评价制度上逐步做到了国际化,也是符合世界上优秀研究所与大学的通常做法。
首先,创新基地研究员的聘任采取了国际同行专家评审的方式,也就是说,申请创新基地研究员岗位的科研人员必须通过国际同行专家的评审推荐这一环节。院学术委员会认为,创新基地研究员应是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评审时注重其研究工作的前沿性、重要性和深刻性,参照发达国家正教授的标准,目的是使创新基地研究员逐步达到发达国家正教授的水平。同时,取消博士生导师的评审,要求基地研究员必须完全具备博士生导师的条件与水平,即一位科研人员在被聘任为创新基地研究员的同时,也获得了博士生导师的资格。
评选程序是:由院学术委员会初选通过的应聘材料,要送给3至5位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其中必须至少有两位是国外活跃在该领域前沿的专家(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机密的领域除外)。申请人所提交论文的合作者不能作为评审人,以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由学术委员会中该研究方向的委员确定评审人名单。
这样做,一是体现研究员岗位的高起点和高定位,二是要反映研究工作的前沿性和深刻性,三是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国际同行评审相对于按论文数量等的衡量标准,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应该是难度和压力更大。对于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只有拿得出过硬的成果,才有可能被评上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杨乐院士说,“国际同行专家的评价一般比较客观,较少个人利益关系和人情观念,比较实事求是,无套话,较少存在过誉的词句。他们大多数对送审的材料作出具体的分析,详尽地指出研究工作的分量与优缺点,并且详细分析这个研究工作的国际影响。”
杨乐表示,看得出,国际评审不仅仅是对应聘人员的简单评价,大家从中也收获了许多有益学术发展的宝贵建议和意见。评审人大多学风严谨,评价客观公正,如:“我认为该先生应该列入世界上该领域名列前茅的学者。”“我认为该博士是当今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之一,我毫不犹豫地强烈推荐他的申请。”“该博士是一位领袖。”“这一系列有趣的论文已获得国际上的公认。”“以往五年我评审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六份提升正教授的材料,他们都是杰出的学者,然而我愿毫不犹豫地将该博士列在首位。她肯定可以在加拿大任何优秀大学得到提升(正教授)。”
但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国际评审专家们也毫不掩饰。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著名数学家在评审意见中说:“您们送来的三篇论文中,有一篇超出了我的专业领域。虽然我多少懂得一些,然而我对问题的难点与文章的创新无法给出有根据与负责的判断。”
对于否定性的意见,国际评审人大多亦能直截了当地指出不足之处:“显然申请人在几个领域是一位优秀研究人员,但是我认为他还不足以提升为正教授”。
有一位学者甚至在评审意见中详细介绍了美国优秀大学给予终生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并列出该领域国际上的高水平期刊。据此,他认为申请人的工作与此标准相比还有差距。评审工作真正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国际化。
从实际操作来看,2001年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事先征得评审人的同意,但仍有92%的国外专家按时寄回了评审材料,其中外籍专家占83%,海外华人占17%,绝大部分为美国与西欧的优秀专家,他们对这种做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多年,评审材料的返回率均超过95%,效果颇佳。
“过去因为将正研究员与职称工资挂钩,正研批得较多,现在减人,等于重新建立价值标准。”数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章祥荪研究员说。
推动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的做法更公平,但对科研人员的压力也更大。准入的门槛提高了,有的科研人员只能被聘为副研或助研,但调到外单位后,马上就能被聘为正教授甚至特聘教授,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流失。但“人才流动应该是正常的。一般来讲,真正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最终会得到学术界同行的认可,也会经得起时间检验”。郭雷并不着急,而是坚守着自己的管理理念,遵守着科学发展的规律,从不盲从。
数学院有个必须“坚守”的原则,就是从不单独奖励SCI论文,而是鼓励科研人员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坚持这一做法,除能抑制浮躁情绪外,也可以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存在的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考核需求。
学术论文要讲“质量第一”。杨乐坚持这样的观点:一百篇一般性的论文,也不如一篇真正能有较大贡献的论文。他还说,“对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而言,如果以论文多少来衡量成绩,是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一位研究人员两三年不能发表论文的情况,在数学院时不时地会发生一两桩。但在领导层看来,这并不一定是个问题,并不以此来判定这两年这位研究人员就没有成绩。如果有必要,可请这位研究人员来作个报告,讲一讲他的工作进展情况,大家都是学者,一听就会很清楚这两三年他是否在努力工作。事实上,没有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自己往往也是很有压力的。
郭雷说:“从事探索性研究的科学家,不是执行任务的战士,也不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保障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研究人员一旦上岗,就无须对自己的岗位要有所交代。数学院在制度创新上下了真功夫,研究者签约上岗,以增加流动性。4年考核一次,如果成绩不理想,可能会请他另谋高就。
杨乐说,“很多运动员都参加运动会,但是不可能人人都获得金牌;同样,那么多人做科研,怎么可能都能成为研究员呢?”
数学院所营造的创新体制氛围,首先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并在如今科学发展的复杂环境中“坚守”着这一规律,在给予科学家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数学院的创新与坚守,真正体现了郭雷所说的,“一个理想的研究环境应该既能催人奋发向上,又能使人大胆探索”。
10年的发展成果,为数学院的创新与坚守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知识创新工程启动10年以来,数学院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在基础前沿和交叉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大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在解决国家社会经济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方面亦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少重要的应用成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实际部门的充分肯定。
10年来,数学院获得国内外各种科技奖励总计144项,其中包括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文俊院士),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科学院首届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以及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哈灵顿——石川质量专家奖,国际IFORS运筹学进展奖一等奖,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青年作者奖,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杰出论文奖,ACM/SIGSAM杰出论文奖等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奖励。
10年的知识创新工程使得“整个数学院的经费大幅提高,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保持了4个研究所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为学科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系统所所长高小山这样认为。
10年来,数学院有7位科研人员先后在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工作越来越多地被学界认可,也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国际性的学术荣誉和奖励。
10年来,数学院积极支持科研群体申请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例如:截至目前,数学院科学家先后主持6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分别是“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数学机械化研究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大规模科学计算研究”、“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数学与其他领域交叉的若干专题”等。
10年来,面向国际数学前沿,数学院在基础数学领域攻克了一系列国际数学界长期悬而未决的重要难题。如,解决了起源于量子场论、40年悬而未决的“扩充未来光管猜想”;在著名的Lusztig基环结构猜想的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对具有百年历史的Prandtl方程组获得了其整体解存在性的第一个结果;完全解决了等温空气动力学方程组带真空的Cauchy问题弱解的整体存在性问题;获得了关于模Abel簇的BSD猜想的目前最好结果;在与Hilbert第15问题密切相关的齐次空间相交理论的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等等。
10年来,在交叉与新兴学科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创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如,创建共形几何代数,成为国际几何代数研究的主流方向,被广泛应用;提出完整高效的几何作图方法,解决了长期公开的P3P空间定位问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几何软件;在国际上首次发展了多用户网络信息论方法,发现在不同信号环境下的尺度率,网络运输总量关于总消耗能量的守恒律;首次创造性地引进黎曼几何方法,解决了非均匀材料薄膜及薄板边界控制的公开难题等;在散射问题和非线性对流扩散问题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Cauchy-Born法则的数学理论及多尺度偏微分方程的计算上取得突破;在与微软合作中,提出用Q过程来刻画用户上网行为的新思想,微软研究人员据此提出了利用用户上网时间记录,来推算网页重要性的新方法(BrowseRank算法),引起广泛关注。
10年来,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问题中,数学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为人知的有:全国粮食产量预测。这项研究对国家粮食的相关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创了投入占用产出分析技术,并进一步发展出动态非线性模型,成功地应用到全国粮食产量预测和水资源规划等领域。连续多年成功预测了全国粮食产量(丰、平、歉方向全部正确,提前半年以上,平均误差小于3%),在国际同类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农业和粮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被认为是一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获中科院首届“杰出科技成就奖”。另一项鲜为人知的工作是数学院与联想集团联合研制的万亿次机群,该机群在当年国际TOP500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名列43,被评选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部分成果获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促进了大型微机机群在我国的推广普及。另外,在我国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支撑技术、纳税评估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研究中,数学院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杨乐认为:“数学院的10年发展路程,是本着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走过来的,不急功近利,实现了出成果、出人才的改革初衷。”
激励是人才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杨乐对数学院提出,“遵循科学的规律,提倡学术上的创新,注重研究工作的质量,形成一个学术气氛浓郁的环境,让研究人员能够专心致志地搞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十分重要。”
数学院制订了专门的特殊人才计划。如“冠名首席研究员”计划,旨在支持已有一定的积累、科研水平高的研究人员,给予特殊待遇,使其更少后顾之忧,能够专心攻克科研难题。类似的计划还有“陈景润未来之星”计划等。此外,还设立了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多种奖励制度,如“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和个人奖”、“研究院院长奖学金”等。
今年4月,毕业于数学院的优秀学生、计算数学所的明平兵刚刚被破格晋升为数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他曾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包括与合作者发表于《美国数学会会刊》上的关于多尺度系数椭圆问题的多尺度算法的研究工作。他也是数学院推出的首批“陈景润未来之星”计划入选者之一。“陈景润未来之星”是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成立的,旨在每年评选8~10位35岁以下的优秀人才,给予科研经费支持以及提高待遇,使其能够安心于研究工作。
“人才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也不是只有一个模式。数学院的科研人才标准具有多样性:攻克重大难题的是人才,提出重大问题也是人才,开创新方向的更是人才;创立重要方法的是人才,提出新思想的是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当然也是人才。对不同科研人才应当有不同的标准,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看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意义大小。”郭雷说。
数学院在吸引人才方面,运用了更为灵活的制度,采取了特殊方式聘用特殊人才。例如:田野、王菘两位都是国际上30多岁的十分优秀的数论学者,与晨兴数学中心合作引进,全职回国工作。
通过杰出访问教授计划,为学术界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学术平台,以凝聚一批海外杰出学者。海外著名学者张寿武、林芳华、励建书、江迪华、范剑青、鄂维南、舒其望等人就是为这一计划所吸引,与国内建立了紧密联系,在学术发展、研究生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数学院领导班子提出,要充分发挥每一位数学院人的才能,使他们融入到数学院的整体发展和优秀文化之中,力戒浮躁之风,提高创新活力,永葆人才辈出、群星闪烁的局面,为数学院健康而持续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10年来,数学院科研人员达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类35人、B类18人、C类1人。特别地,以数学院青年科学家为首的5个研究群体,经过激烈竞争,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这5个群体的名称是:“控制科学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研究群体”、“不确定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群体”、“分析数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群体”、“随机复杂数据与随机复杂结构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和“数学机械化方法在若干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研究群体。
10年来,数学院凝聚了一支以17名两院院士为中心和代表的国际知名专家队伍,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建设成多支数学与系统科学领域的优秀的创新研究团队,锻炼出一支团结高效的优秀管理队伍,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
8年前,也就是数学院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第二年,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向宇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真诚地说:“数学不枯燥。数学是美丽的。”
事实上,“选择最好的导师,研究最有意义的问题,在最有激情的地方工作”,也是每一位青年学子所向往的研究生涯的开端。
2006年,在中科院的支持下,数学院联合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同组建成立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四所一系”,即数学院下属四所与研究生院数学系的统称,双方科教结合,互惠双赢。而来此就读的研究生,其研究生涯将因此有望获得一个好的开端。
“四所一系”有许多具体措施,其中之一是招收“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生实验班”:研究生第一年不分导师,按七大学科方向招生,由“四所一系”院士等知名学者组成导师小组;第二年研究生再选择确定导师。数学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一线研究人员给研究生上课。例如,设立了“四所一系”优秀教师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在研究生培养和课程教学方面取得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和教师;科研人员在提职、年终考核、聘期考核等方面有对研究生培养工作和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2008年数学学科的博士生基础课程首次列在研究生院的开课计划中,不仅开课大纲有了统一的规范、由研究生院教务处统一开课程成绩单,而且在研究生院的网站上公布了所开设课程的信息,让北京的高等院校的数学学科的研究生共享这些高水平的课程。
数学院积极提供条件支持和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为了让年轻人见多识广,站得更高,眼界更开阔,数学院还专门设立了优秀青年留学项目,每年自筹100万元经费,选拔不超过10位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或高年级博士生前往欧美最好的大学,选择最好的导师,去合作研究最有意义的前沿问题。此外,数学院还鼓励和支持高年级优秀研究生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等。
数学院每年邀请数十名国际知名的数学家和系统科学家来北京开设研究生课程和举办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例如堵丁柱、张寿武、鄂维南、J. W. Hoffman等一批国际著名学者都曾到数学院为研究生系统地讲授过课程。
数学院不仅充分发挥国际团队中那些海外知名学者的作用,鼓励他们联合指导研究生,而且与欧美日等国家的数十所著名大学,如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目前,数学院有20余名博士研究生在海外知名大学访问,接受联合培养。同时,数学院每年也接受不少从美国、欧洲、日本等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来北京开展合作研究和进修。
在“四所一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还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高科技手段,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柏林大学、日本先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名校合作开设数理逻辑等多门研究生课程,得到了修课的国内外研究生和合作大学有关讲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数学院所属的4个研究所是我国最早被批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首批国家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全院共有12个博士点,具有“数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的学位授予权。目前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近500名,在站博士后50余名。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和勇攀科学高峰,数学院于2003年设立研究院院长奖学金,至今已发挥积极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最近几年,数学院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的人数和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人数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一直名列前茅;数学院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人数在国内数学界也占较大比例。在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数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评估中,数学院以高分获得了第一名。
“我最大的感触是,以前的国际交流是一边倒,都是我们请国外专家来,而我们则是出国访问。现在有了很大变化,国外的教授也会利用他们的学术休假机会,主动选择来数学院做长期的科研合作工作。”在谈到近些年与国外的科研差距时,高小山以此作了回答。他认为,随着学术吸引力的增强和科研经费支持力度的加大,会有越来越多国外学者到数学院工作。
除了在创新制度上下功夫,高层次、活跃的学术交流是数学院的另一个关注焦点。“如果我愿意,几乎每一天我都可以在数学院听到一场学术报告。”明平兵对数学院频繁、顺畅的交流机制非常满意。“每年我都可以去参加一些国际会议。但我的时间有限,我仅挑选参加最适合、最有吸引力的会议。”明平兵说。
一方面支持出去访问,而另一方面,数学院在吸引海外人才回来做事上也大做文章。
为加强国内外青年学者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凝聚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数学院成立了两个国际创新团队:一个是核心数学团队,由19位海内外杰出青年科学家组成,从事基础研究,被给予了相对稳定、较为充裕的研究经费支持,不硬性要求该团队每年对研究成果进行“报账”;另一个是复杂系统团队,主要针对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24位海内外杰出青年科学家为其成员。团队的海内外成员通过举办系列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会、讨论班及共同指导研究生等,发挥了团队的整体优势,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重要研究成果。
晨兴数学中心以开拓新的学术方向,促进与国际及港、澳、台等地区的数学交流,促进数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的结合,开创我国数学研究的新局面为宗旨,以专题研究为主要方式,邀请一批批国际上的杰出学者来讲学和指导,吸引优秀的青年数学家来中心进行访问研究,为推动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丘成桐教授(菲尔茨奖得主)获得了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经过10年的奋斗与拓展,现在数学院有数位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机构任职。例如,在2006年国际数学联盟第15届成员国代表大会上,马志明院士当选为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副主席。国际数学联盟(IMU)每四年主办一次全球最高水平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每次大会的开幕式都举行菲尔茨数学奖的颁奖仪式。顾基发研究员则在2002年担任了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IFSR)主席。另外,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执委会、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会、国际数理统计和概率论贝努利学会理事会、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奖励委员会、国际IEEE控制系统奖励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奖励委员会中,都有来自数学院的科研人员的名字。
“如今,我们的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已经不足为奇了,如核心数学、控制理论、计算数学、运筹学、计算机数学等领域。关键是我们做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发表论文,而是有一批人已经成了这些领域中国际顶尖期刊的领域主编、副主编或编委,这说明在这些领域,我们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显示度的提高。”高小山说。
“另外,我们有5名科研人员先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有5位科研人员先后获得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IFAC Fellow)和美国数理统计研究会会士(IMS Fellow)等有声望的国际学术荣誉。这些也可以说明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数学院党委书记王跃飞这样介绍。
10年来,数学院贯彻“开放、流动、联合、面向国内、面向世界”的方针,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10年来,共计3000余人次国内外访问学者来访,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已逾200个,出访学者2000多人次,成功参与举办了第23届国际数学家大会(2002年)、第15届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学术大会(1999年)、第14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1999年)等多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实效日益突出,国际影响不断提高。
10年来,数学院不断提升创新文化建设的层次,培育有鲜明自身特点的科研文化,着力营造创新氛围,努力将创新理念与创新实践融为一体。
“数系天地,勤笃求真”是数学院的理念。其含义是数学与系统科学来源于自然和实践,同时又服务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实践,勤奋、踏实、执著是治学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品质。作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工作者,应当勤思笃行,具有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甘于寂寞、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为了探索和追求科学真理,应当具有敢于挑战困难、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心;具有不怕失败、不怕非议、不怕磨难的科学精神;具有理论“顶天”、应用“立地”的奋斗目标。这种理念是数学院不断倡导的,也是全数学院人始终践行的。
数学院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创新文化园地”——既有科学大师、数学大家的精辟言论,也有数学院科研人员从自身科研经验出发提出的思考和体会,这些文章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开拓创新的理念,成为科研人员相互勉励和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的生动素材。
2003~2007年,数学院连续5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和中国科学院(京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3年、2007年,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和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还分别获得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的荣誉称号。
10年改革,10年发展;10年创新,10年奋进。
10年的开拓历程,数学院从整合到创立,在党和国家及各界领导的关怀下,在吴文俊、王元等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和海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以杨乐和郭雷先后两任院长为首的领导集体和全院人员的10年勤奋努力,经历了困难、改革、发展、壮大的历程,经历了创新与坚守的碰撞与融合,炼就了数学院“数系天地,勤笃求真”的理念,成就了数学院和谐与兴旺的今天。
10年创新探索,数学院已具备了研究领域优势化、科研队伍精良化、运行机制竞争化、管理水平国际化的发展能力,逐渐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心。
10年坚守品质,铸就了科学家勤奋、踏实、执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了“团结与竞争、和谐与发展”的创新文化氛围,创新人才涌现,创新团队集聚,逐渐使数学院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培养和造就高级研究人才的著名中心。
10年发展到今天,数学院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面向未来,据数学院领导介绍,数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数学院综合学科优势,特别关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发挥国内外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更多基础科学突破性成果产生;将在现有多个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数学与系统科学在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等领域的交叉与应用研究,推动交叉科学重大原创性成果出现;将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社会经济、国家安全、工程技术等方面,努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关键性贡献。数学院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承继优良传统,不断创新跨越,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努力再创新的辉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