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English

学术报告
来源:  时间:2016-07-05   《打印》
从组学大数据到健康大地图

报告人:陆祖宏(东南大学,北京大学)

 

时间地点: 77日上午11:00-11:45N205

 

 

摘要:以新一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认识人体这个复杂系统打开了大门。人们可以在个体水平上获取基因组序列信息、可以在人体的不同时空位点上获取转录组、表观遗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细胞组等信息,在系统的层面上可以获得各种炎性、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状态的表型组的信息,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可以获得群体的健康和疾病信息,各种环境的机体应激反应,以及行为、环境、健康的关系信息等。

 

健康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如何构建健康大数据,跨组学分析是难点。通过复杂系统理论对数据进行整合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利用个体基因组、表观遗传组、以及代谢组等组学生物大数据,探索出一套分析和评价人体在应激源作用下,机体自组织功能失衡状态的定量评价方法,是健康系统工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以健康稳态修复为切入点,构建人体状态及其失衡的理论体系,研究人体复杂系统的失衡机制,围绕人体自修复能力,选择代谢、免疫和精神等层面探讨人体的自组织和自修复的多维多层次模型;根据环境因素在人群水平上构建健康大地图,将为研究复杂疾病产生和发展模型,评估疾病负担,健康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个人简历:

陆祖宏: 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讲席教授。2010-2015年度为国家科技部十二五”863 生物与医学领域前沿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分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新一代核酸测序技术等。在JACSPRLNatureCell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附件
相关文档